一、 研究生教育概况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一所工科见长、管经文理艺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获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起,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和实践。2017年学校以较好成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项目验收,顺利进入下一个五年的建设。同年学校获批上海市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规划高校,2020年正式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培育单位,浦东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上海市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提早培育)单位。
“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上海高校Ⅱ类高原学科建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拥有“上海先进热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热物性大数据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上海市绿色低碳服务机构”“上海市数字文旅设计创新中心”“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院”等学科科研平台十余个。与上海材料研究所联合共建“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合作共建“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分实验室”。同时拥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科普教育基地”及两个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
2012年,我校开始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为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2025年我校新增招生指标较多,招生规模突破1130人(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12人),其中全日制1100人、非全日制30人。
学校在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同时,严抓培养质量、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系列较好成效。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项目为突破口,以校企协同、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政协同等多种研究生培养方式探索为契机,学校构建了校企深度融合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功入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有效实践、理论提炼的“工程导入”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荣获2017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同类高校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位点布局优化,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学位特点,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产业链需求导向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产业链需求导向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探索与实践》成果获2022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研究生教育)。
当前,我校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深化产业链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向解决行业企业卡脖子关键技术,围绕上海“3+6”产业布局,科教融汇培养卓越工程师和工程硕士培养专项改革。进一步拓展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与行业企业龙头深度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成建制校所/校企“住企”+“工程导入”研究生联合培养。采用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制,切实提升“双导师”的契合度,增强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的耦合度,提高课程教学与行业实践的聚合度,采用“线上线下”、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与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行业(企业)单位建设深度产教融合研究生实践基地,实现人才培养由“住校”为主转轨到“住企”为主,多主体参与融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探索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
二、调剂基本要求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类地区的国家线。
2.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3.报考条件未尽事宜,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研招网调剂系统设置为准。严格依照调剂工作程序,首次开放调剂系统时间为2025 年4月8日;每次开放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调剂志愿锁定时间最长不超过36小时。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请直接登录“调剂系统”(https://yz.chsi.com.cn/yztj)填报调剂志愿。
4.“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专项考生在专项内调剂,初试成绩要求达到我校专项计划的分数线。
5.报名参加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另须符合以下条件: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
三、调剂专业与要求
根据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及一志愿考生复试情况,经初步测算,以下专业接收调剂考生,具体调剂名额以系统实时更新为准。
学院及联系人 | 类别/学科 代码及名称 | 领域/专业 代码及名称 | 研究方向 | 调剂名额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人:朱老师 dlzhu@sspu.edu.cn 电话:021-50216692
| 0854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 085400 电子信息 | 01大数据与智能信息服务 | 全日制99人 非全日制15人 |
02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 ||||
04 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 (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住企联培) | ||||
05 分布式计算与数据安全 (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住企联培) | ||||
07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职业技术教育) | ||||
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联系人:陆老师 zkyjs@sspu.edu.cn 电话:021-50211002 | 0854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 085400 电子信息 | 03电子与测控技术 | 全日制85人 |
08电子与测控技术 (职业技术教育) | ||||
09 集成电路装备 (非光刻机)(住企联培) | ||||
0855 机械 (专业学位) | 085500 机械 | 01智能制造装备与工艺技术 | 全日制61人 | |
02智能控制与工厂自动化技术 | ||||
03智能制造网络协同技术 | ||||
04 集成电路装备 (非光刻机)(住企联培) | ||||
0802 机械工程 (学术学位) | 080200 机械工程 | 01机械设计及理论 (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设计) | 全日制54人 (含士兵专项1人) | |
0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精密几何检测与数字化制造) | ||||
03机械电子工程 (制造系统故障监测诊断) | ||||
04工业大数据及网络协同制造 | ||||
能源与材料学院 联系人:吴老师hlw@sspu.edu.cn 电话:021-50211202 | 0856 材料与化工 (专业学位) | 085600 材料与化工 | 01热功能材料与热控技术 | 全日制157人 (含士兵专项1人) |
02先进能源材料与节能技术 | ||||
03化工新材料与加工技术 | ||||
04 材料与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 ||||
05 集成电路热管理(住企联培) | ||||
06 材料测试、先进材料 (上海材料研究所住企联合培养) | ||||
07 化工材料、材料测试(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住企联合培养) | ||||
0858 能源动力 (专业学位) | 085800 能源动力 | 01动力工程 | 全日制75人 (含士兵专项1人) | |
02清洁能源技术 | ||||
03储能技术 | ||||
04 集成电路热管理(住企联培) |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jqzhang@sspu.edu.cn 电话:021-50211771 | 0857 资源与环境 (专业学位) | 085700 资源与环境 | 01资源化理论与技术 | 全日制194人 |
02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 ||||
03环保技术与装备 | ||||
04 资源与环境(职业技术教育) | ||||
1256 工程管理 (专业学位) | 125601 工程管理 | 02资源与环境工程管理 | 全日制14人 (含士兵专项1人)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联系人:王老师 jgyjs@sspu.edu.cn 电话:021-50216015 | 1256 工程管理 (专业学位) | 125601 工程管理 | 01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工程管理 | 全日制9人 |
03数智标准化工程 | ||||
0254 国际商务 (专业学位) | 025400 国际商务 | 01国际供应链与循环产业管理 | 全日制35人 (含士兵专项1人) | |
02跨境投融资与供应链金融 | ||||
03国际贸易与数字经济 | ||||
外语与文化传播学院 联系人:赵老师 cyzhao@sspu.edu.cn 电话:021-50216016 | 0551 翻译 (专业学位) | 055101 英语笔译 | 01科技英语笔译 | 全日制26人 (含士兵专项1人) |
艺术与设计学院 联系人:吕老师 lvys@sspu.edu.cn 电话:021-50211329 | 1357 设计 (专业学位) | 135700 设计 | 01产品系统化研究与设计 | 全日制20人 (含士兵专项1人) |
02全媒体视觉传达设计 | ||||
03材料艺术与空间应用设计 | ||||
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 联系人:郑老师 zjxyzs@imail.sspu.edu.cn 电话:021-50217966 | 0451 教育 (专业学位) | 045120 职业技术教育* | 01装备制造 | 全日制64人 非全日制10人 |
02电子与信息 | ||||
03财经商贸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人:祝老师myyjs@sspu.edu.cn 电话: 50217243 |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学位) | 030500 马克思主义 理论 |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全日制11人 (含士兵专项1人) |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
03思想政治教育 | ||||
国际教育学院 联系人:何老师 xlhe@sspu.edu.cn;张老师 ttzhang@sspu.edu.cn 电话:021-50217707 | 0453 国际中文教育 (专业学位) | 045300 国际中文教育 | 01一带一路国际中文教育 | 全日制10人 |
02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 ||||
03中文+工程技术 |
*注:职业技术教育学位点01装备制造方向,面向装备制造大类相关专业招生;02电子与信息方向,面向电子与信息大类相关专业招生;03财经商贸方向,面向财经商贸大类相关专业招生。
*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四、调剂流程
1. 所有调剂考生(含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等)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报名。申请调剂的考生应提前阅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详见网站通知,并准备好相关材料。【https://yjs.sspu.edu.cn/2025/0320/c2871a159953/page.htm】
2. 筛选符合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调剂考生。
3. 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遴选规则:
1)对于某个专业,所有接受调剂的初试志愿专业分数线与我校调入专业分数线相同时,在所有调剂生范围内按照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
2)对于某个专业,存在所接受调剂的初试志愿专业分数线与我校调入专业分数线不同时,采取两种方式进行遴选,具体方式见学院的复试调剂方案。
一是对考生的初试分数进行折算。遴选调剂考生进入复试采用考生初试分数折算方式的,则采用折算初试分数来作为考生初试成绩,折算后初试成绩(取整数)=(原分数×拟调入专业的分数线)/初始志愿相应专业的国家分数线(A类);二是分学科/专业类别分类按照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
4. 通过调剂服务系统发送复试通知。学院审查调剂考生资格,并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在接到调剂复试通知后,必须在复试通知中规定时间内确认同意调剂。不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各招生学院将尽快解锁。
5. 考生确认参加复试后,进入复试环节。各招生学院组织符合要求的考生进行复试。复试相关要求和工作流程由各学院依照复试实施细则执行,考生密切关注各招生学院网站和学校研究生处了解复试相关信息。
6. 调剂考生通过我校组织的复试考核,符合拟录取资格,我校将尽快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发送拟录取通知,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至调剂服务系统中进行确认,调剂考生在调剂系统中确认拟录取资格后,学校将不再接受考生取消拟录取资格或者解锁的请求。拟录取名单经我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按照教育部要求进行公示。
7. 最终录取名单须经教育部审核批准。
8. 调剂考生须保证学籍、学历等资格审核信息的真实准确,若出现学籍学历等相关问题导致不能录取,将由考生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五、复试与录取
按照《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进行调剂生的复试和录取。
1.我校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含心理素质测评)、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录取。
2.考生综合成绩由初试、复试成绩组成。复试满分200分,低于120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综合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2)×4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
其中,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初试成绩总分除以3。
六、收费及资助
(一)收费
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要求,学校向考入我校的全日制研究生收取学费和住宿费,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收取学费、不统一安排住宿。具体详见《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学制一览表》。
(二)资助政策
学校构建了完善的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覆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1.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学年6000元。分12个月发放,每月500元。
2.国家奖学金:根据国家奖学金评定办法评选,获奖者每人奖励20000元。
3.根据学校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设立了类别丰富的奖学金。
4.学校开通绿色通道,对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按时支付学费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等措施,资助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以上奖助办法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读期间不参加上海市城镇居民医保,不享受奖助学金和资助政策。
七、联系方式
学校代码:12044;学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邮政编码:201209
学校主页:http://www.sspu.edu.cn;研究生处网址:https://yjs.sspu.edu.cn/
联系方式:徐老师(021-50211617)、江老师(021-50216996)
电子信箱:yjs@sspu.edu.cn
微信公众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微信号:SSPU_YJS
以上招生政策若与教育部及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则按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执行,并以学校研究生处网站主页公布信息为准。
(微信公众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扫码后关注更多研招信息